首页 > 信息 > 正文

机枪傍身,在枪林弹雨中“逆行”

2021年01月15日 09:23
已有 人浏览
来源:大众网

  机枪傍身,在枪林弹雨中“逆行”

  ——记沂蒙老兵闫兴福

  他,1945年参军,扛着一挺机枪叱咤沙场11年,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场留下了不朽的英姿,在枪林弹雨中,书写着沂蒙儿女的赤子情怀。他,就是蒙阴县岱崮镇冶子河村的老兵闫兴福。

  1926年11月,闫兴福出生在冶子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贫苦的生活,残酷的压迫,在他幼小的内心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八路军是人民的部队,所以要加入八路军。”95岁的闫兴福回忆起峥嵘岁月,滔滔不绝。1945年1月,他如愿加入八路军,成为一名机枪手,并于当年参加了解放临沂城的战斗。

  “冲锋号就是命令,除了往前冲,不能有二话!”闫兴福回忆,为了胜利解放临沂城,他提前备足了子弹,战斗打响后,他咬着牙、瞪着眼,火力全开射向日军,掩护着战友向前冲。

  不畏生死,前赴后继,英勇的八路军已经势不可挡,日军开始疲于招架。而就在追击负隅顽抗的日军时,一挺重机枪突然向我军扫射,打得兴起的闫兴福没有防备,被两颗子弹击穿了大腿,血流不止。战友们立刻把他抬下了火线。

  闫兴福伤得很重,术后在医院休养了一年多才康复,伤口处永远留下了伤疤。

  “为了赶走侵略者,让老百姓翻身当主人,付出什么代价都值得!”闫兴福坚定地说。此次战斗,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回到战场的闫兴福,依旧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机枪手。解放战争中,他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为新中国成立立下汗马功劳。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部队正准备解放台湾。”闫兴福说,1950年冬,他走下战船,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员,奔赴朝鲜战场。

  朝鲜的冬天冰天雪地,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志愿军凭借“小米加步枪”,和美军展开了殊死较量。

  “苦归苦,但我们是为国而战,是正义之师,要打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儿!”闫兴福说。

  在一次战役中,我军对美军中央高地进行拦截。因防御工事不力,两个班的同志先后牺牲。时任三班班长的闫兴福主动请缨,带领全班,以山岭作掩护,调整防御工事,硬是坚守了七天七夜。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闫兴福荣立个人二等功。

  在这漫长的七天,美军调集大批重炮,向我方山头发射了1万多枚炮弹,整个山头几乎被炸平。我方供给线也被破坏,闫兴福和战友们陷入断粮境地。饿极了,他们就刨开山沟里的冻土,寻找残留的野菜充饥。而面对敌军,他们的战斗力却丝毫不打折扣。仅闫兴福就曾一天内击毙17人。其中,面对一股反扑的美军,他一梭子子弹就打死7人。

  1956年,闫兴福从朝鲜凯旋。他主动复原,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回到地方的闫兴福,依然和群众心连心,先后担任生产队长和村党支部书记。他因地制宜,带领全村发展果树种植。直到现在,果树种植还是冶子河村赖以发展的主产业。

  复原几十年来,他始终坚守清贫,从未对外炫耀过功劳,也从未向政府提出过要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得到的已经足够多了,还要求什么呢?”

  寥寥数语,折射赤子初心;光影已逝,精神风骨永存;沂蒙老兵,兵魂撼天动地。

  临报融媒记者 石明兴 通讯员 赵丽 王少敏

***资讯网可为客户提供软文发稿服务、自媒体推广。 QQ:251941806
***资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资讯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资讯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资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资讯网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资讯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资讯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主管单位:******* 广告代理:*******
邮箱:*******@126.com 内容QQ:****** 通讯员群:******
*******


企业软文发布 网上舆情维护 形象新闻策划 广告QQ:*****
法律顾问:*****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