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正文

临沂市乡村振兴经验做法被《新经济导刊》专题报道

2022年01月21日 08:58
已有 人浏览
来源:新经济导刊

编者按:2021年10月15日-16日,乡村振兴齐鲁论坛在德州市举行,临沂市作了大会典型发言。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新经济导刊》(季刊)第4期,刊发了“山东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一文,其中对我市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作了专题介绍。现予以转发,供参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出席“乡村振兴齐鲁论坛 2021”并作主旨演讲。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为了建成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省,齐鲁儿女踏上新的攀登之路,正朝着“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奋力前行。

2021年10月15日-16日,由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山东省委党校、德州市政府主办的“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1”在德州市举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在论坛上表示,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山东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三年多来,山东不断深化认识,探索实践,加快发展,建立起省负总责、市抓推进、县乡抓落实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五个乡村振兴方案,形成1+1+5+N的规划体系,制定了齐鲁样板标准体系,共同推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在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筑牢农业基础 推动绿色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绿色则是农业发展的本色。推动乡村振兴,必须以筑牢农业基础和推动绿色发展为导向,整合要素资源,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突破传统农业单一功能,向全面实现乡村多元价值的多功能“大农业”转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在论坛上指出,要继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保障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农产品数量充足后,要把提高品质放在突出位置。要以新“三品一标”为引领,聚焦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四个关键环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要求,发展农业也需要处理好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与减少消耗、降低排放的关系。应促进化肥和农药减量、农田节水灌溉、粪污资源化利用,逐步降低农业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

周乃翔表示,近年来,山东农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和活力持续增强的态势。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粮食总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寿光蔬菜、烟台苹果、沿黄小麦获批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蔬菜、水果、畜禽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了“山东贡献”。

德州,自古就有“天下粮仓”之誉,明清时期是运河漕运重要粮食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德州成为全国闻名粮棉产区,2009年成为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进入新时代,德州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农业实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面 貌明显改善,成为全国五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德州作为农业大市,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更有作为,实现绿色发展。”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在论坛上说,当前德州市正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化探索实践,致力率先突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德州致力于“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在粮食绿色高产高质高效上加快突破。据了解,德州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山东省的1/6,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义不容辞。从德州情况看,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粮食增产的潜力在于主攻单产。德州创建“吨半粮”,就是年亩产要达到1500公斤以上,具体为小麦产量不低于650公斤、玉米产量不低于850公斤。从2021年秋种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100万亩核心区、单产1500公斤以上,300万亩辐射区、单产1200公斤以上,600万亩带动区、单产1100公斤以上,建成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吨半粮”的创建不仅是高产的概念,更在于绿色、高质、高效。为此,德州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良种、良田、良法、良技、良户、良网深度融合,实施六大工程,即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高标准农 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工程、农机装备提升工程、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每个工程有一个专家技术团队、一个行政服务团队,落实种、耕、播、肥、防、管“六统一”。为确保“吨半粮”创建有效实施,建立“书记抓粮”机制,四级书记一起抓,层层落实书记“指挥田”,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县抓高产区、市抓产粮大镇。每年列支不少于2亿元财政资金进行奖补。突出规模化种植,重点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开展“粮王大赛”。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德州调研时对“吨半粮”创建给予充分肯定。

德州市陵城区智慧农业大棚

德州还致力于中国食品名城创建,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上加快突破。实践证明,农产品不仅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重要的产业资源和工业原料。重农抓粮可以富民强市,关键是让农民分享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收益。德州市现已聚集中粮、新希望、双汇、光明乳业等9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近20%,吸纳农民就业30多万人。启动创建“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从“田间”到“舌尖”、从“地头”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体系。按照“一县一园”分类推进特色创建,同步整建制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打造“德州味”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面向京津冀鲁的“中央厨房”。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不能干部干、群众看,必须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巨大创造力。我们体会,乡村要振兴,必须吃改革饭、走创新路、合百姓心。”田卫东说。

做强电子商务 助力产业发展

马建堂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尤其要提高乡村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要推动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效益链,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等,不断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让农民分享到更大比例增值收益。

电子商务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便捷,还有发展的动力和富裕的希望。统计资料显示,山东虽然不是淘宝村最多的省,但菏泽却有淘宝村516家,比世界“小商品之都”的金华和民营经济先发地的温州分别多出38家和89家,稳坐全国淘宝村最多的市级“头把交椅”。鲁西南的一个小县城曹县,拥有全省五分之一的淘宝村。“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将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结合起来,在电商产业中,政府当好引路人,在制度创设、人才引培、基础设施配套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激活各类市场资源,切实培育电商发展的良好生态,持续推进电商发展。”菏泽市政协副主席、曹县县委书记张乾山在论坛上说。

近年来,曹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9-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提升了21个位次,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提升了8个位次。在电商推动下,曹县农副产品形成了从种养到精深加工、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呈现出“4+1”电商业态。“4”即4大产业集群:一是表演服饰业集群,曹县表演服饰网络销售占淘宝、天猫的70%以上,被阿里巴巴公布为“中国最大的演出服装产业集群”;二是汉服产业集群,根据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全国汉服销售排名前2000家网店中有1200家来自曹县,成为“中国原创汉服产业基地”;三是木制品产业集群,曹县木制品网络销售占淘宝、天猫的40%以上,占京东的1/2;四是农产品产业集群,形成了以芦笋、黄桃、烧 牛肉等为主要网销系列产品的农产品上游产业集群。“1”即1个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曹县木制品跨境电商销售额占全国的12%。

此外,曹县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打造“E裳小镇”电商产业园区、大集镇淘宝产业园、木制品电商产业园等6大园区,引导电商企业向园区聚集,带动并孵化电商企业达1000家。积极实施“宽带进村”,投资1700余万元对全县807个行政 村26万户进行光纤改造,在山东省实现了第一批村村互联网宽带全覆盖。全力做好物流服务,30多家快递企业在26个镇街设有311处收发中心,快递揽收点达到5000余个,全县电商快递物流包裹量连续三年增速超过40%。建成4万平方米的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并投入运营,物流价格和济南、郑州等省会城市持平。县域内各大银行先后推出“电商贷”“店铺贷”等30余种电商贷款产品,服务人群36.2万人次。目前,曹县已建成9个各具特色的直播基地,全县电商企业注册品牌达500多个,实现了“电商+农产品”的品牌有效赋值,其中3个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7个商标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张乾山认为,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曹县在发展电商中始终坚持把本地纺织服装、木制品加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与电商经济无缝对接,又依托电商平台促进农业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系统性重构,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基础。此外,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曹县在发展电商中,主动将电商发展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稳打稳扎、量力而行,助推电商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向区域化、集群化蓬勃发展,推进电子商务与乡村振兴、产业提质增效、新旧动能转换紧密结合,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 板贡献力量。

山东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努力强化包括电商、物流在内的产业支撑,坚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载体500余个,开展设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5年行动,加快培育寿光蔬菜、金乡大蒜等13个农业优势产业,实施农业科技展示行动,以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龙头,在全国率先构建起覆盖全省的市级农业科技产业园区体系,各类农业科技园区达到161个。用好省内外研发平台,推动科技连接农业、科研院所连接农村、科技专家连接农民。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科技进步贡献率65%,综合机械化率89%,高出全国17个百分点。

挖掘红色文化 赋能乡村发展

马建堂认为,应深刻把握和积极利用乡村在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新功能,依托各地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底蕴等优势,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康养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增容、居民增乐相统一。

巍巍蒙山高,悠悠沂水长。位于沂蒙山区的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形成了伟大的沂蒙精神。临沂通过修建一条长59.6公里的“红色专线”,将沂南县红色教育基地与孟良崮纪念馆连成一线,串起“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大众日报社旧址等7处红色旅游景点。这条“红色专线”不仅打通了26个村庄与外界的联系,沿线还建起了4处4A级景区,串联起2处全国最美乡村,建成了以现代农业采摘园为代表的农业观光园区,如今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这条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十大最美农村路”之一的“红色专线”宛如一条玉带蜿蜒在山岭之间,路边鲜花绽放,山间红瓦绿树,路过之处皆是风景,观景平台更是方便了游客随时驻车观赏。

强化红色引领,打造红色旅游高地。以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为核心,强化“红色沂蒙”旅游主题形象,建设全国红色旅游高地。临沂市已建有党性教育基地12处、红色景区26家。出台了《推进全市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化重点红色场馆“三权分置”改革,统筹管理全市党性教育活动,规范发展社会化红色教育培训,全市年均承接各类班次3800个,培训党员干部10万人次。依托孟良崮、红嫂家乡旅游区等红色文旅资源,打造沂蒙精神纪念地旅游区,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临沂红色旅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围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开展先行先试,以蒙阴、费县、沂南、沂水四县为主要空间范围,规划整合红色文旅资源和相关资源,打造了一批红色主题旅游小镇、旅游休闲街区、旅游特色镇村、特色纪念场馆、特色旅游商品,丰富红色体验、红色教育、红色研学、红色演艺、红色文创、 红色主题餐饮住宿等业态,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国家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红色沂蒙”旅游品牌。

临沂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图为蒙阴县椿树沟景区。

打好绿色基底,建设休闲旅游胜地。临沂市依托山、崮、河、湖、泉、洞、林、田、村等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度假旅游、科普旅游、研学旅游,完善“绿色沂蒙”休闲旅游产品体系。蒙山是山东省第二高山,该地区以山岳为特色、以养生为主题开发观光、休养、度假等产品,打造了“寿养蒙山”旅游品牌;蒙阴、沂水岱崮地貌景观集聚区,突出观光、科普、研学、自驾营地等产品开发,打造“崮乡传奇”旅游品牌;临沂地热温泉资源丰富,该市深入挖掘温泉文化内涵,创新温泉旅游产品,拓展温泉旅游业态,延长温泉产业链条,河东汤泉省级旅游度假区正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 度假区,做大做强温泉旅游产业集群,打造“汤养沂蒙”旅游品牌;地下大峡谷、荧火虫水洞、天然地下画廊等景区集约集聚发展,打造“溶洞画廊”旅游品牌;竹泉村、九间棚、压油沟等传统村落和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朱家林等田园综合体,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发乡村休闲、乡村度假、乡村旅居等产品业态,依托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岱崮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等培训机构,积极开发沂蒙乡村振兴研学课程,推广临沂践行“两山”理念、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模式,打造“乡旅沂蒙”旅游品牌。

深挖沂蒙文化,建设文化休闲城市。临沂市深入挖掘东夷文化、琅琊文化、贤孝文化、兵学文化、书法文化、智谋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依托临沂历史文化名城、江北生态水城空间载体,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文化体验、水上观光、水上运动等产品业态,开发“东夷探秘”“琅琊访古”“书法研学”“兵法体验”“夜游沂河”等精品线路,增强临沂旅游休闲功能,打造“水韵琅琊、休闲临沂”旅游品牌。该市正在依托休闲旅游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加速产业发展。特别是京沪高铁二线通车后,长三角中心城市到临沂的时间可缩短至2个多小时,未来临沂将融入长三角中心城市两小时生活圈。该市全面对标长三角中高端旅游客源市场,去年以来,派团赴上海、杭州等12个城市举办推介会,策划推出60条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来临沂旅游的长三角游客达到700余万人次,长三角客源市场不断拓展,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

据了解,临沂市在乡村振兴2020年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在临沂市副市长郑连胜看来,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下一步将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来源:新经济导刊

***资讯网可为客户提供软文发稿服务、自媒体推广。 QQ:251941806
***资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资讯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资讯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资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资讯网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资讯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资讯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主管单位:******* 广告代理:*******
邮箱:*******@126.com 内容QQ:****** 通讯员群:******
*******


企业软文发布 网上舆情维护 形象新闻策划 广告QQ:*****
法律顾问:*****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