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点赞!6人获评9月份“临沂好人”

2023年09月09日 09:30
已有 人浏览
来源:未知
  近日,由临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7家部门联合组织的“临沂好人”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朱存花、刘昊家、莫宗荣、苏国泉、崔剑、刘乃香6人获评2023年9月份“临沂好人”。
  助人为乐朱存花:
 
  好邻居义务照顾村邻32年
 
  1991年,沂南县依汶镇大梨峪村村民朱存花主动担起了照顾智障村邻高俊先的责任。32年来,她用无私的爱给了高俊先一个温暖的家,用超越亲情的大爱演绎着沂蒙人的淳朴善良。
 
  高俊先与朱存花同龄,其父亲在他8岁时因病过世,母亲在他22岁时因故离世。本就患有先天智力残疾的高俊先,在其父母过世后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1991年的一天,高俊先的脚被烫伤,伤口恶化出脓,天天疼得嗷嗷叫。善良的朱存花看到后,凑了1000元钱,把高俊先送进医院进行相关治疗,并尽心尽力照顾他直到其康复出院。此后,朱存花便把高俊先接到家里进行照顾。
 
  春暖秋寒,风来雨去。32年来,朱存花用无私的爱,填补了血缘的鸿沟,她助人为乐的精神也在全村形成了一种感召力,如今在大梨峪村里,“友爱、互助、团结、和睦”已蔚然成风。
  见义勇为刘昊家:
 
  六旬老人深水中砸窗救人
 
  今年5月2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兰山区枣园镇义和屯村村民刘昊家如往常一样早早地就开始清扫自家牛棚的卫生。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乡村清晨的寂静,一辆电动三轮车冲进4米深的汪塘,砸起一大片水花,不过七八秒,池水就没过了车顶。车里坐着72岁的王升明,他和刘昊家同村,因为没刹住车,连人带车栽进水里。
 
  刘昊家看到后,二话不说,扔下手中的工具,飞身奔向汪塘,连衣服都顾不上脱,“扑通”一声纵身跃入水中。初夏清晨,水还很凉,60多岁的刘昊家入水后,身体直打激灵,但他顾不上这么多,深吸一口气,直接潜入水中。一阵摸索后,他终于找到三轮车的位置,可水压太大,根本打不开车门。刘昊家试图踹碎前挡风玻璃,但连跺几下都没能成功。此时,三轮车渐渐往下沉去,“再不把他救上来,他可能就没命了。”刘昊家心急如焚,他多次折回岸边,终于找到一块重达40斤的石头,靠着记忆和身体的触感寻找车窗的位置,毫不犹豫地抱着石头撞了上去,将前挡风玻璃捅出了一个窟窿。刘昊家抛下石头,继续用脚踹,终于将玻璃踢碎,把已经昏迷的王升明拉出了水面。上岸后,刘昊家顾不得身体多处划伤,连忙对王升明做起了心肺复苏,将其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诚实守信莫宗荣:
 
  从“守艺”到“守信”
 
  历经32年的艰难探索,山东宗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莫宗荣以“诚信”二字打底,将公司发展为全市最大的绒绣基地。
 
  “以诚待人、以信为本,只有这样,事业才会越做越好。”莫宗荣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18年,莫宗荣为村里的创业青年做贷款担保,他们创业失败后,没有偿还能力。莫宗荣得知后,第一时间尽到担保人的义务,为他们还上本金及利息总计60余万元。2022年,一批50万元的国外订单做好后,客户却因交通事故去世,无法支付订单费用。面对积压的货物,厚道的莫宗荣没有走正常程序起诉,而是将货物存到仓库,自己垫付了工人加工费。
 
  “绒绣不需要重体力,农村中很多老人、残疾人都能以此为生。”多年来,莫宗荣坚持免费传授绒绣手艺。她多次举办残疾人绒绣技能培训,为残疾人免费发放绒绣工具,并提高20%加工费,与他们签订产品回收合同。
 
  敬业奉献苏国泉:
 
  用双拐撑起教师梦
 
  从单拐到双拐,从黑发到银发,39年来,临沂启阳小学残疾教师苏国泉育人不倦、初心不改,用无悔的青春,书写着无私奉献的人生篇章。
 
  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的苏国泉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教师。1984年,身残志坚的他怀着对教师这一光辉职业的向往,加入了教师队伍。自此,油印试卷、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他用真诚的心赢得了同事和学生的肯定。
 
  “人需要有梦想,除了拐杖,我跟其他人没什么不一样。”2017年,年近五旬的苏国泉意外骨折,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学校安排他做图书管理员。但看到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苏国泉请求继续承担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后来,为了方便他上课,学校有意要将他所教的班级调整到低楼层,被他婉言谢绝。就这样,苏国泉每天坚持拄着双拐一步一步爬上4楼为孩子们上课。面对汗水和辛苦,他无怨无悔,因为当一名教师是他的初心,他用行动践行着美好的教育情怀。
 
  一支粉笔,两根拐杖,三尺讲台,四季耕耘。39年的教学生涯,苏国泉始终以师德为本,爱生如子,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敬业奉献崔剑:
 
  用心用情守护万家灯火
 
  工作25年来,国网临沭县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崔剑潜心学习、刻苦钻研,从“电力小白”淬炼成为“技术大拿”,用凡人之躯守护丝丝“银线”,连续4年12次入藏,将电力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2010年,国家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惠民工程,崔剑被调到电网建设班任班长,承担着全县境内的配电网建设。他自己编制PPT课件,并按照1:10的比例,纯手工制作了“配电台区安装模型”教具,逐个班组讲解安装工艺。在他的带动下,电网满足了“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绝缘化”的供电要求,为提高农村用电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凭着对配网工程的过硬技术和钻研韧劲,从2017年到2020年,崔剑先后12次到西藏日喀则开展帮扶工作。洞朗地区供电点位全部处于地理环境复杂的悬崖陡壁边,施工难度极大。白天,他吃着夹生饭,跋山涉水看路径;晚上,他自搭帐篷露宿在深山,点着蜡烛绘图纸。大型施工器械不能用,他与同事只能靠人力一点一点地把设备挪上去,用绞磨机往峭壁拖电杆,用自卸吊车组立电杆,在高原反应实在坚持不住的情况下,他才停下来吸氧。在大雪封山之前,他们用63天,在隐蔽位置铺设了8.26公里电缆线路,12个前沿阵地用上了大网电。
  孝老爱亲刘乃香:
 
  暖心照顾聋哑智障小叔子38年
 
  38年来,沂南县张庄镇府旺庄村村民刘乃香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聋哑智障小叔子张洪龙撑起了一片天,以平凡淳朴的实际行动讴歌了“孝老爱亲躬于行”的孝悌大义,践行了长嫂如母、敢于担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十里八村孝老爱亲的好榜样。
 
  刘乃香是村里的第一个高中生,这在十里八乡远近闻名。1985年,23岁的刘乃香与张洪杰结婚。这时,公公已71岁高龄,婆婆也已经62岁。老两口仅仅能照顾自己,无力照顾聋哑智障的小儿子张洪龙。
 
  婚后,刘乃香的公婆相继患病,公公身体更是每况愈下。面对高龄体弱的公婆和相继出生的儿女,丈夫张洪杰为缓解家庭压力外出务工,家庭的重担就全落到了刘乃香一个人的肩上。每天,刘乃香都要从自己家里来到公婆家中,打扫卫生、做饭,里里外外地收拾。伺候完公婆,刘乃香又耐心地劝小叔子吃饭,再脱下小叔子的脏衣服去洗。好多次,张洪龙控制不住自己拉尿在裤子里,又抹得浑身上下到处都是,刘乃香总是耐心地给他洗澡、换洗衣服,从来没有打骂。
 
  日复一日、春去秋来。38年来,刘乃香任劳任怨地照顾小叔子的衣食起居,给了他温暖而又不失尊严的生活。
***资讯网可为客户提供软文发稿服务、自媒体推广。 QQ:251941806
***资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资讯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资讯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资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资讯网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资讯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资讯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主管单位:******* 广告代理:*******
邮箱:*******@126.com 内容QQ:****** 通讯员群:******
*******


企业软文发布 网上舆情维护 形象新闻策划 广告QQ:*****
法律顾问:*****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