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正文

山东手造 产自临沂丨绣花鼓灯惹人爱

2022年12月12日 11:41
已有 人浏览
来源:大众网

琅琊新闻网讯 竹条为框,形状似鼓,绣布绷面,灯光浅浅地氤氲其中,透着传统纹样积淀千年的美。

  “这都是在传统灯笼制作技艺上,融合绣花元素制作而成的。”临沂市罗庄区非遗传承人苏国友在他的工作室内制作绣花鼓灯,妻子张红在一旁张罗着发货。

  在这间名为“云川阁”的工作室内,一排排绣花鼓灯齐整摆放,细腻针脚呈现出的玉兔、醒狮、荷花等吉祥图案跃然其间。苏国友今年34岁,他说,自己的灵感来源是小时候过年时爷爷给他做的传统红灯笼。“传统灯笼的主体是一圈红纸,用高粱秆做框架,上面贴上窗花就完成了。”苏国友说,虽然日子清贫,但老一辈人做灯笼,制样选料样样考究,每个灯笼都是工艺与美术的完美结合,也是民间生活智慧的质朴体现。

  从拿着灯笼玩到跟随爷爷学做灯笼,年少时的苏国友与手工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开始探索,怎样做出更美观、结实、安全的灯笼,让传统美学可以更自然地融入实际生活中。

  “十几年前接触了汉服文化,我想能不能也把绣花元素‘搬’到灯笼上。”苏国友说,灯笼有吉祥美好的寓意,他便结合流行元素,设计出了各种喜庆的图案。此外,传统灯笼是弧形表面的,绣花容易变形,他干脆直接用做完防腐处理的竹条做框架,把灯笼改造成了“鼓”型,命名为绣花鼓灯。

  在逐步改造灯笼的过程中,苏国友将自己的作品发到贴吧里,认识了同为手工爱好者的枣庄姑娘张红。“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很快就熟络了起来。”苏国友说,恋爱到结婚的过程中,二人的灵感“碰撞”给了他更多设计思路,他们也通过网络迎来了第一批顾客。2017年,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后又以儿子的名字将工作室命名为“云川阁原创工作室”。

  这些年,伴随着国风文化的方兴未艾,全国各地的旅游景区也向其抛来了“橄榄枝”,制作精美、细节丰富的绣花鼓灯“借势”销往了各大旅游景点、文创馆等;苏国友也多次组织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与多家学校、公司、社团合作举办传统灯笼制作体验活动;夫妻俩将绣花鼓灯“搬”到线上,收获了不少粉丝。2020年,苏国友的“传统灯笼制作技艺”正式成为临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国友说,那是绣花鼓灯销售势头最盛的几年。近两年,有商家拿他们设计的图案进行大批量生产,对绣花鼓灯的销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坚持原创设计。”苏国友沉默了几秒,缓缓地说,“不管以前还是现在,手工都是需要用耐心去打磨的。”

  临报融媒记者 赵琳琳 通讯员 董青 周桐

***资讯网可为客户提供软文发稿服务、自媒体推广。 QQ:251941806
***资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资讯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资讯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资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资讯网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资讯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资讯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主管单位:******* 广告代理:*******
邮箱:*******@126.com 内容QQ:****** 通讯员群:******
*******


企业软文发布 网上舆情维护 形象新闻策划 广告QQ:*****
法律顾问:*****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