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外贸主体引育工程: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向外贸业务转型,充分发挥市场园区的政策优势,吸引国际贸易机构入驻。大力培育跨境电商主体,规划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计划引进 2000 家跨境电商主体。持续深化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的功能,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国际交流合作工程:在 “走出去” 方面,于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举办 10 场以上展会,组织 “百团千企” 抱团出海,带领 1000 余家企业商户参与,实现成交额突破 80 亿元。在 “请进来” 方面,创新办好第三届国际采购商大会、第四届 RCEP 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等活动,开展 “百家国际商协会千家会员企业临沂行”“央企进商城” 等系列活动,邀请国际采购商 3.5 万人次以上。同时,拓展境外营销网络,新建 30 处海外商城(仓),使海外商城(仓)总数累计达到 70 处。
国际物流提升工程:通过建强物流枢纽,提升公路运输通道能力,强化陆海联运协同,大力发展航空货运,拓展物流大数据平台功能,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创新物流发展模式,引进和培育国际物流主体等一系列举措,加速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化物流通道,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数字贸易壮大工程:加快推进数字商贸平台建设,持续优化完善中国大集数字商贸综合服务平台、临沂商城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功能。积极开展跨境电商培训活动,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等电商示范项目。大力复制推广新明辉模式,打造专精特新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运用 AI 技术开发新功能。计划新增 5 家采用新明辉模式的企业,使总数累计达到 25 家,交易规模力争突破 400 亿元。
工贸联动发展工程:着力发展商城地产品,推动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整合资源要素,示范打造 15 处地产品园区,培育 40 家地产品龙头企业,将商城地产品率提升至 44%,争创 50 个省级以上高端品牌。
外贸生态优化工程:完善外贸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设施,优化外贸服务流程,加强专业人才智力支撑,强化金融对贸易的赋能作用,全力打造完备、高效的外贸服务生态体系,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