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正文

兰陵小郭泥塑:诉说乡愁的“泥娃娃”

2022年03月29日 11:31
已有 人浏览
来源:大众网

一堆黄泥,手起刀落,鸳鸯成双。

  京剧花旦洁白的脸颊、清秀有神的眉眼、娇艳欲滴的腮红……如果不仔细观察,谁能想象这些生动的艺术品是用泥土做成的呢?

  这就是山东省级非遗之一的兰陵小郭泥塑。

  临沂市兰陵县,这座因屈原而得名、后圣荀子主政过的千年古县,如今依旧文脉悠悠,非遗成风。

  3月24日,在兰陵县城南大约10多公里的小郭村,小郭泥塑第六代传承人刘建刚像往常一样,在自家的院子里抡起大锤砸起了泥巴,工作室里陈列着的一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泥塑娃娃、小老虎、小财神,带着泥土的芬芳从历史中走来,仿佛在讲述着兰陵的昨天和今天。

  小郭泥塑出自兰陵县向城镇小郭村,它“师出名门”——天津泥人张,清咸丰年间,已故老泥塑艺人李宪志的祖父从师天津泥人张,掌握了雕塑之技巧,利用本地黄泥塑成人畜玩具,晾干烘烤,涂粉着色,至集市销售,其制作技艺代代相传,现已发展到200多个花样品种,富有浓郁的沂蒙乡土气息,是“塑”“彩”“声”的有机结合,2006年小郭泥塑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塑在沂蒙大地历史悠久,俗称“彩塑”“泥玩”,深受老区人民的喜爱。历史上,小小的泥制玩具不仅是小郭村赖以谋生的方式,更是人们对生活的艺术化创造,被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看似简单的小郭泥塑,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工序繁杂,它使用本地黄泥经过和泥、做坯、按哨、打孔、脱坯、修光、晾坯、制粉、粉坯、彩绘等几十道工序,最后才能拉到集市上销售,慢慢的小郭泥塑在当地小有名气,才有了后来‘小郭泥塑’这个名号,我们希望小郭的泥塑技艺得到更好传承,将这种非遗文化更好发扬光大。”刘建刚告诉记者。

  泥塑非常讲究色彩的搭配,因此也被称为彩塑,泥塑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从选泥到画彩,泥塑匠人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制作。踩泥、捏鼻子、画黑,从软泥到泥塑,倾注着匠人不眠不休的创作精力。

  手艺一代代传承不息,靠的是手艺人匠心坚守。

  “干泥塑这么多年来,很多时候家人们都睡下了,我在工作室里一个人把流程一遍遍画完,因为工艺需要,必须一口气将所有的流程全部做完才能保证成品效果。”刘建刚说,“上色是考验泥塑匠人手艺娴熟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谓‘浓墨重彩’最有神,匠人们根据每个泥塑作品的神态进行细致捏制,和研制神舟飞船的科学家们一样,容不得丝毫分心和马虎。直至那泥土的褐色作为红绿的中间色出现,才得以在瑰丽中见古朴,跳跃中显稳定,泥塑也有了活的灵魂。”

  现如今,小郭泥塑成为省级非遗项目,制作的技艺也慢慢走进了学校课堂,孩子们能够研学制作,不少作品已经流传于国内外,题材取材于戏曲故事、神话故事,人物,动物,以夸张、生动的造型,拓宽了小郭泥塑的新发展格局。

  这些年来,刘建刚与父亲多次赴各地参加省市国家级艺术大展,以及非遗进校园、进景区活动,并获多项荣誉,其中在临沂市第三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荣获优秀展演奖等诸多展演奖项。

  双手所至,造化万种风情,心神合一,塑出千般乡韵,这就是小郭泥塑纯手工制作代代相传的艺术精神。如今,作为临沂手作代表的小郭泥塑,在文旅融合、乡村产业振兴的大路上,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临报融媒记者 王文卿

***资讯网可为客户提供软文发稿服务、自媒体推广。 QQ:251941806
***资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资讯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资讯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资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资讯网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资讯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资讯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主管单位:******* 广告代理:*******
邮箱:*******@126.com 内容QQ:****** 通讯员群:******
*******


企业软文发布 网上舆情维护 形象新闻策划 广告QQ:*****
法律顾问:*****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