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邓梦娇 通讯员 朱孟迪 朱宁 临沂报道
儿子欠钱不还逃避法律责任,被法院限制高消费仍四处躲藏。得知此事,在外打工的父亲向老板提前预支了工资,特地来到法院,替儿子将8000元欠款交到执行申请人的手中。
近日,临沭法院迎来了这样一位特殊的老人——帮失信儿子还钱的王大爷。王大爷的儿子王小某是一起餐饮合同纠纷案的当事人,为庆祝孩子出生,王小某曾在某酒店举行喜宴,共消费8000元,但一直没有支付餐饮费。该案经法院审理,判决王小某限期偿还某酒店欠款及利息。判决生效后,王小某还是不肯还钱,该案依法进入执行阶段。
执行法官刘鹏程接到案件后,随即向王小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文书,无奈王小某依然无动于衷,不配合法院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后来甚至不接电话玩起了“失踪”,临沭法院依法对其限制高消费。
执行过程中,刘鹏程带领执行干警多次到王小某的家中,想通过面对面沟通的方式,敦促其履行还钱义务,但每次王小某家中都大门紧闭,无人应答。后来询问同村村民才得知王小某一家前段时间外出打工,一直没回来。找不到被执行人,执行工作如何推进?这让刘鹏程犯了难。
“找不到王小某,看看能不能联系上他父母,通过他父母做一做王小某的思想工作。”经多方打听,刘鹏程取得了王小某父亲的联系方式。
电话中,刘鹏程说明了来电目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王大爷能联系其儿子,做一下思想工作,督促王小某诚信守法,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并告知王大爷其儿子现已被限制高消费,将会受到信用惩戒。如若王小某继续无视法律权威,不仅工作、生活各方面都会受到限制,甚至还会面临司法拘留、构成刑事犯罪等后果。
得知案件情况后,王大爷在电话里主动向刘鹏程提出自己将会替儿子把钱还上,并答应会好好教育儿子,让其做一个诚信之人。
几天后,王大爷拿着钱款来到了临沭法院。“我知道这个事情后,天天睡不着觉,找老板提前预支了工资,先替儿子把钱还上。”说着将手中的钱递到了申请人的手中,“我替我儿子给你们说声抱歉,孩子太不懂事,给你们造成这么多麻烦。”“事情都过去了。”申请人说道,并主动提出减免部分利息。双方当场达成和解,案件顺利执结。随后,临沭法院也将王小某的名字从限制高消费名单中依法删除。
诚信守法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也是做人的基本素养。一纸判决绝非儿戏,本案中父亲替儿子还款,其背后承载的是父子间的浓浓亲情,更是法律对每一位公民彰显出的不可撼动的司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