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庄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罗庄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中心推动创新构建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罗庄模式”。自2019年下半年运行以来,为500多对预离婚夫妇进行调解,缓离不离率为26.4%,实现了全区离婚率的下降,为亲情回归、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发挥了独特作用。
高起点设计,构建可行性保障机制
构建协作机制。注重发挥部门优势,联合公检法司建立法律援助协作机制,联合卫计局建立身体保健协作机制,联合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心理健康协作机制,联合专业机构与人员建立个案督导协作机制。
构建研究机制。加强与科研部门、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协调沟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婚姻家庭、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课题,构建开展“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行动理论支撑的研究机制。
构建跟踪机制。成立由专业调解员任组长,教育、公安及基层妇联志愿者为组员,以跟踪调解为目的的“好合”调解小组,为夫妻和好如初提供保障。
高标准建团,创建多元化专业队伍
广泛招募来自教育、司法、卫计、公安、基层妇联等行业,具备法律与心理学专业素养、热心公益事业、善于沟通调解的志愿者,建立了由88名优秀志愿者组成的多元化专业志愿团。
志愿者团成员专业性强、个人素养高,52%为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20%为调解经验丰富的基层工作者;18%为基层妇联工作者。其中,领导小组成员均由获得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志愿者担任。
创新方式方法,促进团队健康成长
强化合作意识,关注团队成长,创新方式方法,有效提高团队成长。创新对话方式,建立共同愿景。制定工作目标、职责、流程等制度时,创新平等对话方式,让每位成员都参与其中,采用面对面,利用微信、QQ等平台,发动全员积极参与商讨,提出意见建议,开展真诚的对话和沟通,确保团队成员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工作关系,并建立共同的工作愿景来激励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创新学习方法,实现互促互帮。鼓励轮值志愿者一周内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每位成员的精彩分享中,大家真实地学习了解其他成员的观点和见解,也展现出每位成员的专业素养和特点,引导大家积极分享,将个人感悟转化为互相合作、互相促进的正能量。